“離散型機械組織”的概念形成于為某
醫藥企業做
管理咨詢的過程中, 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,上市以后隨著企業的資金充盈,企業在
戰略上更 為大膽,不斷進行著縱向并購,先后收購了多家上游供應商企業(醫療設 備、包材等),然而,在對該企業進行
戰略分析時,發現該公司所下轄的 多家子公司各自為政,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和聯動,分公司之間平行 并列,甚至于在資源上相互爭奪,整體公司并沒有圍繞某一個核心形成有 效的系統,這無疑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,并沒有實現其并購的初衷。
這樣的組織應該怎么調整呢?我想一定是要走向聚合型有機組織,可謂資源整合容易聚合難。在本人《升級你的營銷組織》一書中,就已 經提到過未來的營銷組織一定是有機性營銷組織,當我們放眼整個企業, 尤其是
集團型企業,不但要是有機性的,更要是聚合型有機組織,這種 提法,我想更能適合這個時代。
這種思想放到企業中,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組織
運營效能,無獨有偶, 我在給某中型卡車
制造企業做咨詢服務的過程,進行標桿研究時,也再 一次驗證了組織
運營能力的重要性。在歐美重卡企業中,能夠在劇烈的 行業周期波動中連續保持 70 多年盈利的企業只有兩家:帕卡和斯堪尼亞。 進一步分析,我們發現,這兩家企業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戰略,帕卡的 業務戰略:業務專業與高效管理的低成本戰略。以“輕資產”模式整合 產業鏈資源,實現“快周轉”,確保其在卡車業務上一直維持在 12% ~ 14% 的毛利率水平。而斯堪尼亞采用的業務戰略截然不同,其業務戰略: 高度協同的縱向一體化戰略,通過產業鏈的一體化協同效應和差異化的 產品使其在主流重卡企業中擁有最高的毛利率水平。通過對比發現,帕 卡和斯堪尼亞雖然采用完全不同的成功路徑,但是兩家企業具備相同的 特點,那就是高效協同的內部運營。顯然,打鐵還需自身硬,如果我們 企業內部都難以高效運營,又談何資源整合,談何組織效能呢?